social-phobia  

  照片取自網站http://www.justrec.com/social-phobia/

 

   

老是在寫別人的案例報告,寫寫我自己吧!

 

 

 

   記得國小五、六年級開始,不知為何地,我上台說話時開始會感到緊張,但是還可以好好地平鋪直述地說個故事、講個笑話等等。六年級時早上朝會時校長宣布要即席演講,而竟然一抽籤就抽到了我,身為班長,需要我在全校師生面前拿麥克風講話,而且是此生第一次拿麥克風,面對兩三千人講話,沒有準備的我,腦中一片空白,結結巴巴,不能成語,在五分鐘內就結束演講。那次演講成為凡事求完美的我心中的一大疙瘩。從那一天開始,對我來說,上台講話的焦慮度大幅上升,上台變成困擾。那種心跳加速、發抖、雙手發冷的感覺實在難以承受。我越來越不喜歡上台。上課時越來越喜歡坐在後面,坐在前排時則覺得沒來由地緊繃,上課時總是頭低低的,很怕被老師點到。

 

   還好我有個優點,就是不服輸,上大學之後,努力要求自己,開會時要求自己一定要發言,上課、討論時要求自己一定要提問。當住院醫師時有時一年接十幾場演講,上台說話的焦慮感慢慢減少。尤其當了精神科醫師,一天到晚跟不同階層的人說話,大場面見多了,越來越處之泰然。但是,在大的場合做口頭論述時,我依然不是那種口若懸河的人。時至今日,演講時,我一定都得再三的準備,不敢怠慢。我由衷地羨慕那些一站起來致詞就侃侃而談,不結巴不咬螺絲的人。

 

 

 

   美國研究顯示,全人口的3%至13%的人患有所謂的「社交畏懼症」,或稱「社交焦慮症」。至於亞洲國家,則比例更高。一般症狀大約在11歲到19歲之間發生,平均約13歲。社交焦慮症的症狀有輕有重,大體來說,有些場合是一般人也會緊張的,例如要上台報告時,台下的人是權威人士、是上級,是考官,那鐵定會焦慮,因為上台時背負著被批評的壓力,講錯一句話就可能被公開修理。所以若有這樣的焦慮,是屬於比較輕型的社交焦慮。比較嚴重的患者,則會到出席宴會、和陌生人見面都焦慮不安,甚至,嚴重的患者很難跟別人說「不」。總之,社交焦慮的人通常就是內向、臉皮薄的一群人。我曾經遇過,在家中連電話都不太敢接的患者,只因為接電話時太慌張常講不好話。這樣嚴重焦慮的人,經常會影響到人際關係、工作表現。

 

 

 

   各位朋友,你是一個從來不主動上台,要公開講話就緊張,到KTV就不好意思拿麥克風的人嗎? 如果你是的話,不要太難過,第一,恭喜你,應該是個認真、自我要求高的人,第二,還是要恭喜你,應該是個自省能力及同理心很強的人。因為社交焦慮的本質,常與自我要求高、過度自省、過度預測別人對自己的觀感相關。

 

 

 

   通常,如果聽你講話的是熟人,是家人,是好朋友,焦慮度就降低了,聽講的人越是陌生,越是讓你覺得需要好表現,需要得到他的肯定的人,你就會越緊張。越是一直想自己哪邊不足、哪邊不好,你會越覺得緊張。所以,通常有社交焦慮的人都是很會自省、比較拘謹的人。

 

  

 

   記得剛到美國時擔任研究學者時,有一回州立大學的心理系老師邀我去跟大三學生上一堂課,那時真是超緊張,怕自己聽不太懂那些不清不楚的英文,也怕自己應付不了那些頻頻發問、頻頻亂問的美國大學生,也怕自己被「釘」在台上,那次,我的因應方式,就是準備得超詳細、超認真,確保自己可以獨撐一小時過關。但是回頭再去分析,就是因為對聽講的學生,尤其對洋人比較不熟,感覺他們深不可測,怕出錯,怕出醜,所以緊張。又因為感覺不可以被在場旁聽的老外的老師看扁,所以希望自己表現更好,所以緊張。這一種怕出錯的想法,就叫做災難性(catastrophic)的思考,這一種思考常是誇大的想法,其實狀況不會這麼糟。所有的畏懼症,都有類似的災難性思考的存在。破除災難性思考,焦慮感就會大幅下降。例如,我以後又不會固定在這個學校當老師,講課講壞了有什麼關係?聽不懂英文有什麼關係,難道他們看不出我是Taiwanese,英文講不好是應該的啊。被旁聽的老師看扁又如何?你們美國人最厲害總可以了吧…。

 

 

 

   因為過去的親身經驗,我對處理社交焦慮的患者特別有心得,門診也特別常有這樣的病人。最主要的原因是,我完全可以同理那種緊張的感受啊。對付這樣的社交焦慮,規律服用幾種抗憂鬱劑有不錯療效。緊急狀況時,比如臨時要參加女兒婚禮,但緊張到無法出席,也可以吃低劑量的BZD類藥物降低焦慮。而最好的方法則是做認知行為治療,一邊練習放鬆,一邊接觸這些會緊張的場合或是設想社交緊張的種種感覺,然後以練習好的放鬆法來應付,逐漸達到在緊張情境而不覺得緊張的境界。找出心中引起焦慮的災難性思考,破解它!此外。藥物如β-blocker類,可以降低上台時的焦慮,讓上台時表現正常。

 

 

 

   衷心期待各位,都可以在社交場合侃侃而談,應對自如,上台則談笑風生,言之有物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俞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